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王健林预言成真!第3轮大涨来了?内行人:2025年的房价超乎想象 正文

王健林预言成真!第3轮大涨来了?内行人:2025年的房价超乎想象

2025-04-05 07:18:27 来源:网络资讯网 作者:流年 点击:5024次

最近,房子又成了街头小巷热议的话题。回想过去,老百姓买房就像是抢钱一样,为了买房,掏空家底,甚至有的人不惜高杠杆借贷。如今呢?一谈到房子就摇头叹气,那些跟风买了的人,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而最近,楼市又迎来好消息,降首付、降息、宽松货币政策…有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,觉得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暴涨…但是内行人的话却给了大家当头一棒,2025年的房价,将超乎想象!01.楼市调整:王健林早有预言讲到这两年房价调整,就不得不提一个人——王健林。当年大家还在疯狂买房,认为房子会一直涨下去,掏空积蓄进场时,王健林却预言:房地产的繁荣期不会超过20多年。当时没几个人信他的这番话,甚至有的人还觉得,老王判断失误,跟不上时代了。可如今看来,老王的预言已经一一应验了。从2021年开始,房价开启了下跌模式,而且同过去不同的是,这一次并不是上升趋势的短暂回调,而是已经开启了调整周期。下行周期一打开,小城市就开始“先跌为敬”,有的甚至价格腰斩。很多农村进城的买房人,原本想着在城市安家落户,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港湾,没曾想,才几年时间,就赔了个底朝天。另外,房企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头部房企某大都暴雷、烂尾了,那些小房企资金压力大,经营就更难。02.2025年的房价到底会怎么走呢?关于明年的房价,内行人透露,四大银行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:①房子大量剩余,供大于求你能想象得到,目前全国共计有6亿栋楼吗?这可不是我们信口开河,是今年前住建部透露的数据。这么多楼房,足以容纳30亿人,存量房子完全能够解决大家的居住问题。另外,公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城镇住房拥有率已经高达96%,城镇化率也接近65%。这两个数据说明了啥?能进城、愿意进城的都已经进了,进城买的起房的人,基本上都买了,未来还能有多少购房需求呢?市场供过于求之下,价格就必然下跌,躲都躲不掉。②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降价也难卖现在的二手房市场,供给将飙升,房东们那个急啊,卖不掉,就一个劲儿的降价。从320万降到190万,也就两年不到时间,但是即使如此,变现的难度依旧很大。购房者们都怕啊,一方面怕买了以后手上没有余钱、后续的工作及收入不稳,将来月供都还不上;另一方面,又怕买了以后就面临资产贬值,这年头赚钱不易,都不想好不容易攒的那点钱打了水漂。比如去年,如果你觉得深圳房子到底了买进去,到今年,你就亏了近10%,1000万的房子一辆豪车没了!你说,这样的下降趋势,谁敢轻易进场?说白了,年轻人如今连婚的不结,购房需求越来越少,阴跌趋势可能从此无法改变了。③买房人困境,断供与鬼城现象说起买房人的困境。那也是一言难尽。很多农村人进城打工,攒了多年的钱,终于实现在城市买房。可如今收入不稳,工作也不敢打包票就一定不下岗,毕竟大环境不好,裁员消息不断。这种情况下,他们还得扛着巨大的房贷压力。试想,一旦还不起房贷,不仅要面临首付款打了水漂,房子还要被银行收回,届时进入法拍,最后可能还倒欠几十万。尤其是最近十年建设的新区,建一大堆房子,几乎整个片区都没人,一到晚上到处黑麻麻一片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鬼城”,这样的房子卖给谁?租给谁?最近几年很多情况是送人也没要。④ 房价稳不住,后果严重这两年,北上广深房价还算稳定,起码跌幅没那么吓人。但是,小城市的情况就让人心惊胆战,比如雄安新区,房价从最高点下来,2万一平跌到4千,有的跌幅甚至高达80%。当然这也是个别城市的情况,但是也不得不令人担忧啊,因为这两年,鹤岗化的城市也越来越多了。比如阜新、大庆、湖北潜江、安徽淮南、云南个旧和宣威,以及河南鹤壁等。这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几万块就可以买一套房。而且,更为担忧的是,一旦泡沫破裂,后果更不堪设想。所以,还没有入市的人,还是要谨慎为妙,别到时候成了资本的炮灰。03.为啥这两年房价会跌这么狠?内行人给我们做了深度分析。①供需关系失衡说白了,以前是供不应求,房子太稀缺,所以一个劲儿的涨,物以稀为贵嘛!可如今呢?到处都是房子,到处都是空置房,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改变,买的人越来越少,卖的人越来越多…供大于求之下,房价下跌就成为必然。2. 政策影响有限都说降息降首付能够刺激需求,不可否认,短期确实有一定的作用,但是长期来看,市场反弹还是得靠人支撑。可眼下的年轻人,结婚的越来越少,生育意愿不断降低,而且也不把买房当成人生大事去完成了…这种变化之下,市场的大势,该跌的还是得跌。③未来展望:房价大幅下跌风险犹存虽然各地措施不断加码助力市场稳定,但是房价下跌的风险依旧存在。尤其是中小城市,产业经济弱,人口外流加剧,如果房价泡沫一旦破裂,后果可是不堪设想。所以,咱们还没有进场买房的人,还是要擦亮双眼,别被开发商和中介给忽悠了。先要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购房需求,然后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,别一股脑就下单,这玩意不是卖菜,还是谨慎为妙!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)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